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10月20日,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表示,匈牙利将采取一切政治和法律手段,阻止欧盟通过旨在禁止俄罗斯能源进口的“可再生能源欧盟”提案。
这一事件不仅让欧盟内部的分歧浮出水面,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西方团结性和未来全球格局的深刻思考。
“可再生能源欧盟”提案是欧盟自俄乌冲突爆发后推出的重要能源战略,目的是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减少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
根据提案内容,欧盟计划到2028年1月1日,彻底摆脱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同时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45%。
为实现这一目标,提案提出了包括加强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甲烷发展、氢能战略以及加快电网储能项目审批等具体措施。
然而,这项提案在欧盟内部却并未获得一致支持。
匈牙利的反对态度尤为鲜明。西雅尔多直言,该提案本质上是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而欧盟的制裁措施需要所有成员国一致通过,不能以特定多数票强行通过。
匈牙利认为,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欧盟的规则,还可能对本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利益造成威胁。
可即便匈牙利投票反对该倡议,但欧洲理事会仍以特定多数票通过。
实际上,匈牙利的反对立场与其能源结构密切相关。
数据显示,匈牙利超过85%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供应,能源转型对其来说是一项艰巨任务。
此外,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亲俄立场也与欧盟大多数成员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欧尔班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冲突,反对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这种“特立独行”的态度不仅让匈牙利在欧盟内部显得格格不入,也让欧盟的团结性受到质疑。
事实上,欧盟内部的分裂早已不是新鲜事。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能源危机加剧了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分歧。西欧国家希望加速能源转型以摆脱地缘政治风险,而中东欧国家则因对俄罗斯能源的高度依赖而对转型心存顾虑。
匈牙利的反对不过是更深层次矛盾的一个缩影,暴露了欧盟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内部协调的脆弱性。
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不久前举办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上发表讲话,直言“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少数大国决定全球生活方式的时代已经过去。
这一言论无疑是对西方主导地位的强烈挑战。
俄乌冲突不仅让西方内部矛盾加剧,也推动了俄罗斯与中国等新兴力量的战略合作。随着全球权力格局逐渐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西方的优势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匈牙利的“叛徒”角色,普京的宣言,以及欧盟内部的分裂,都在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号: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
未来,欧盟能否克服内部矛盾、实现能源转型目标,成为全球秩序变迁中的一大关键。这些问题的答案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