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 >

试乘中国高铁后,佩泽希齐扬下定决心,伊朗铁路都想交给中国修

时间:2025-09-12 07:00 | 栏目:国际 | 点击:

中方这次上合组织峰会举办的时间,和九三阅兵时间是紧挨着的,这就要求来华参加两场活动的国家元首们,需要从天津转移至北京。

除了普京总统是乘坐专车外,大多数领导人都体验了一把中国的高铁。而就是此次体验,就给中方拉来了大订单。

伊朗总统乘坐我国高铁)

日前,伊朗总统在和中方举行双边会晤时,就当面向中方提出一个请求。佩泽希齐扬表示,伊朗和中国在高铁建设以及高速公路建设上拥有很好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空间,所以有意与中国展开合作。

对伊朗来说,主动提跟中国合作建高铁、修高速公路,不是“要不要搞基建”的选择题,而是再不搞,经济和老百姓生活就撑不住了的必答题,这背后藏着伊朗实实在在的难处,也藏着只有中国能帮它的原因。

先说说伊朗急在哪儿。过去这些年,美西方的制裁把伊朗逼得够呛:卖石油的钱很难换外汇,想买国外的设备、技术都受限制,经济一直没起色。而更要命的是,国内的交通网早就跟不上趟了,拖了经济的后腿。

就拿老百姓最常走的德黑兰到马什哈德铁路来说,这条线是伊朗的“黄金干线”,一边是首都,一边是宗教圣地,每年要拉几百万朝圣者,还得运大量小麦、水果这些农产品。可现在的火车,最高时速才60公里,比我们的普通客车还慢,从德黑兰到马什哈德全程得坐12个小时,很多朝圣者得熬夜赶路,累得够呛;农民拉水果去卖更惨,夏天高温的时候,水果在火车上晃12小时,一半都烂了,最后只能低价甩卖,一年光这部分损失就有好几亿美元。

公路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伊朗之前有过计划,到今年3月底前修840公里的高速公路,还想把全国的高速总里程从2000公里扩到1万公里。但现实情况是,现有的高速里有400公里都是“堵点”:要么是山区路段只有单车道,要么是桥梁老化限重,大货车一过就堵,有时候一等就是四五个小时。

也正是因为这份急,再加上佩泽希齐扬在中国对高铁这种快速、平稳、高效的运输工具有了亲身体验,无疑比他听任何汇报都更能直观地感受到中国高铁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所以才坚定了和中国合作的决心,也让他更确定中国能帮伊朗解决问题。

(伊朗铁路)

此外,佩泽希齐扬也明白,自己选择中国,也不仅仅是高铁舒服快,更因为只有中国,才能接下这么大的活儿。

伊朗想把全国的交通网连起来,可不是修几条路那么简单,背后要解决三个大难题。

第一个是资金。就拿一条铁路干线的现代化改造来说,光升级轨道、换信号系统、买新车,就得花200亿美元,伊朗现在外汇紧张,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其他国家要么怕美国制裁不敢来,要么狮子大开口,比如欧洲企业报价普遍比中国高一半,只有中国愿意想办法。在2016年的时候,中方就曾想办法给伊朗提供了低息贷款,后来因为制裁没成;这几年中国和伊朗合作,又提出了石油换基建的办法,伊朗可以用未来开采的石油抵工程款,不用一下子掏现金,刚好解决它的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个是技术这道坎儿。伊朗自己是没能力搞高铁的,他们既造不出能跑200公里以上的火车,也铺不好抗地震、抗高温的轨道。但中国不一样,中方的高铁技术是“全链条打包”:从铺铁轨用的特种轨道板,到能在高温、地震区工作的信号系统,再到后续的维护服务,全都能提供。比如之前帮印尼建雅万高铁,就是这么干的,现在雅万高铁跑得稳稳的,伊朗看在眼里,心里有底。

最后是美西方制裁带来的风险。美国制裁的核心是卡美元结算,其他国家要是跟伊朗合作,用美元交易就会被美国盯上。而中国早有办法:可以用人民币或者伊朗的本币结算,甚至直接用石油、矿产抵账,绕开美元体系。比如之前中伊合作的港口项目,就是这么操作的,一直没受制裁影响。这一点,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做到。

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不只是修路,还在帮伊朗造血:建高铁、高速需要大量钢筋、水泥,中国会优先采购伊朗本地工厂的产品,能带动当地3万多人就业;等交通通了,德黑兰周边的农民可以把蔬菜、水果当天运到马什哈德,价格也能涨一涨,老百姓的收入也能跟着提上去了。

(伊朗石油)

对伊朗来说,跟中国合作建基建,不只是解决路不好走的问题,更是在美西方制裁下,找到一条靠自己发展的路子;而对中国来说,这也是把我们的技术、经验分享给有需要的国家,让互利共赢不是空话。

接下来,随着项目推进,伊朗老百姓会慢慢发现:坐高铁不用熬夜了,买新鲜水果不用花高价了,家门口能找到工作了,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才是两国合作最珍贵的地方。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