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公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份重磅文件明确提出:“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这意味着,无数居住在老旧小区的居民将有机会不搬离熟悉的地段和社区,就能让老房子“旧貌换新颜”。
这项政策打破了以往大拆大建的传统模式,给了居民更多自主选择权。老城区那些曾经陷入“拆不起、改不动”困境的住宅,终于找到了新的出路。
01 政策破冰,老宅迎新机
这份中央文件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思路: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文件特别强调要“全链条提升住房设计、建造、维护、服务水平”,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与过去不同的是,这次明确提出“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这种方式既避免了大规模拆迁带来的社会成本,又能切实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实现了保护城市风貌与提升居住品质的双赢。
文件中还提到要“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和“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显示出中央对城市更新工作的全面考量。
02 如何申请,流程指南
根据已经实施地区的经验,自主更新通常需要经过几个关键步骤:
一是业主共识形成。通常需要90%以上业主同意才能启动项目。
二是资金筹措方案。根据各地政策,业主出资比例通常在50%-70%之间,其余部分可通过政府补贴、金融贷款等渠道解决。
三是临时安置安排。原拆原建过程中,居民需要在外过渡1-2年,这部分也需要提前规划。
四是专业团队选择。包括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选择,关系到项目质量和进度。
从北京到上海,从广州到成都,许多城市已经开始试点这种模式。随着中央政策的明确,这种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更多老城区居民将实现“不离旧宅,住上好房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