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Japan’s Outgoing Leader Could Break From Tradition in Talking About World War II
日本自民党内保守派人士担忧,该党即将离任的党魁及日本现任首相石破茂可能即将就日本在二战中的行为作出最强烈的道歉。
石破茂政府成员向《日本时报》透露,首相正考虑在本月下旬联合国大会会议期间发表“个人声明”,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而非之前在8月15日日本战败纪念日当天发布的内容。
据悉首相担心在战败日当天发表声明会与中国纪念抗战胜利的阅兵活动时间过于接近。发布正式战争声明还需获得内阁支持。
石破茂于周日宣布辞职 ,此前自民党在7月20日的参议院选举中遭遇重大失利。
"首相将这份声明视作自己的政治遗产,"一位接近石破茂的消息人士向《日本时报》表示。
石破茂表示,他的讲话将提及日本未能避免卷入战争的历史教训 ——这比单纯为战争后果道歉更进一步——并探讨防止历史重演的必要性。
据南华早报报道,日本《读卖新闻》消息人士透露,8月15日演讲草案原本未包含"悔恨"一词,经石破茂过问后才重新加入。
石破茂的历任前任都曾就二战历史问题发表声明。但自民党内的保守派成员认同前首相安倍晋三2015年战争结束70周年时的表态,即日本后代不应被要求为战争行为道歉。
一位高级官员对《日本时报》表示,石破茂应"注意不给继任者制造麻烦";而前自民党支持者、现保守党众议员岛田洋一告诉《南华早报》,他"对石破茂计划发表的声明深感忧虑"。
"我认为石破茂对历史缺乏正确且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屈服于中国坚持的'日本战争负罪感'的心理攻势,"岛田说道。
2025年8月6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举行的美国原子弹轰炸广岛80周年纪念仪式上发表演讲后向人群鞠躬。Buddhika Weerasinghe—Getty Images
石破茂此番表态之际,日本最严重的几项战争罪行正重新引发公众关注:描绘南京大屠杀的中国现象级电影《南京照相馆》(2025年)热映,以及今年有关日本帝国731部队生物战计划的二战军事档案解密。
围绕石破茂言论的争议不仅在日本自民党内引发讨论,也受到社会评论家关注,暴露出日本社会在二战历史认知上的深刻分歧。
尽管日本历届领导人中不乏对战争罪行表示忏悔者,但包括约20万"慰安妇" 在内的韩国 、 中国幸存受害者及其后代,以及数百万在日本占领期间丧生的东南亚民众,始终认为这些道歉远远不够。
批评者更指出,日本教育体系长期淡化处理南京大屠杀等战争暴行。
民意同样存在分歧。《朝日新闻》2025年调查显示,58%的日本受访者认为该国已就战争侵略行为充分道歉并作出赔偿,这一比例与十年前基本持平;而认为道歉赔偿不足的受访者比例则从24%微升至29%。
共同社2015年调查中,将日本视为二战侵略者的受访者不足半数,较1994年的56%有所下降。与此同时,2025年针对17至19岁日本青年的调查发现,70%的受访者几乎从不谈论二战 。
考虑到日本日益抬头的右翼民粹主义和排外情绪,石破茂可能更重视这份正式声明。他在周日宣布辞职的记者会上警告称,如果自民党失去民众信任,日本政治很容易沦为民粹主义的牺牲品。
"我认为他正试图在党员们投票选举新领导人之前,淡化党内更为保守的声音,"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斯蒂芬·纳吉向《南华早报》表示。
但纳吉补充说,石破茂必须在个人立场与政党利益间取得平衡:"他的许多言论并不代表党的立场,我相信他绝不希望被自民党除名成为自己的政治遗产。"
日本历任领导人如何谈论二战
数十年来,日本领导人对该国战争罪行的表态始终含糊其辞。
1971年昭和天皇表示 "对某些事件我深感遗憾";1975年他又宣称 "战争期间确实发生了诸多事件,但牵涉人员众多,现阶段不便对此置评"。
1972年,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在北京演讲时表示:"过去几十年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
1992年,明仁天皇在访华时承认:"在两国漫长的交往历史中,曾有过一段我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幸时期。对此我深感痛心。"
直到1993年,日本政府才似乎公开为明确的战争罪行承担责任,当时它发布了一份报告 ,承认战时强征"慰安妇"问题。又过了数年,随着前首相村山富市在1995年日本战败50周年讲话中道歉,日本领导人明确承认殖民统治和侵略历史并道歉才成为传统。
包括小泉纯一郎和野田佳彦在内的其他前首相此后也延续了这一表态。2012年战败67周年时,野田佳彦表示 "对战争遇难者及其遗属表示深切悔悟和诚挚哀悼"。
但安倍晋三似乎打破了这一传统——这被批评人士称为日本政府"进一步退两步"的做法。2015年8月14日,安倍在讲话中表示日本"对战争期间的行为多次表示深刻反省和衷心歉意"。这位于2022年遇刺身亡的前首相并未亲自道歉 。
相反,他表示日本"绝不能让我们与那场战争毫无关系的子孙后代,甚至更远的后代,注定要道歉。"
安倍晋三还因2007年否认战争期间存在性奴隶而引发争议,此后日本国会发表了道歉声明。尽管2015年在印尼峰会上,安倍对日本的战争罪行表示悔悟,但次日其内阁三位大臣便参拜了东京靖国神社——这座供奉日本战殁者的神社被广泛视为军国主义象征。
安倍本人曾于2013年参拜该神社,同年他在8月15日的年度讲话中选择不表达悔意。包括石破茂在内的其他内阁时期的日本政客也曾参拜靖国神社,每年更有数千日本民众前往参拜,此举屡遭中国批评。
岸田文雄作为石破茂的直接前任并未参拜靖国神社,但其内阁多名成员前往参拜,包括首位在战败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的现任防相木原稔。出身于广岛(美国原子弹轰炸的两座日本城市之一)的岸田虽主导了日本二战后最大规模军力扩张,但对战争持谨慎态度。
石破茂今年同样没有参拜神社,而是供奉了祭品 。这一举动或许正如纳吉对《南华早报》所言,展现了石破茂试图在抵制日本政府保守势力与不完全疏远他们之间走"钢丝"的微妙平衡。
然而,这位即将离任的首相似乎决心在卸任前通过致辞让日本回归更具和解性的立场。纳吉指出,这确实可能是他"就团结、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以及日本未来发展方向发表声明的最后机会"。
若以石破茂8月15日讲话为参照,情况似乎正是如此。
"我们时刻铭记,日本今日享有的和平繁荣,是建立在战争死难者宝贵生命与苦难历史之上的,"他表示,"无论岁月如何流逝,我们都要将战争的悲痛记忆与放弃战争的坚定誓言代代相传,并持之以恒地促进持久和平。在这个战火肆虐的世界上,日本将通过消除分裂、培育宽容,为当代及子孙后代开辟更美好的未来。"
刊载:时代周刊 |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