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普京“史无前例”,对华开放26吨推力航发,天然气价反超欧洲享特权​

    发布时间: 2025-09-12 07:00首页:主页 > 国际 > 阅读()

    9月6日,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丹尼斯·曼图罗夫在官方媒体上宣布,俄罗斯已准备向中国供应推力达26吨的重型发动机,并将最先进的机翼技术用于中国军机研发。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国际关注。同日,普京还宣布,中国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价格将低于欧洲。

    这一系列举措被外界视为“史无前例”的大方之举,尤其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的背景下,更显耐人寻味。

    从表面上看,普京的举动似乎是为了应对短期压力。此前,欧洲多国召开会议,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26国将向乌克兰派兵,覆盖地面、空中和海上作战领域。

    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对普京表示失望,并威胁将采取新的制裁措施。

    然而,分析普京的回应可以发现,这些短期压力并未对俄罗斯形成实质威胁。

    普京对此明确表态,俄罗斯不会接受任何乌克兰驻军,任何国家派兵都将遭到俄军的强力反击。这一强硬态度使得克罗地亚、罗马尼亚等多个国家对是否派兵产生犹豫,“26国联盟”并未形成实际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普京的“大方”显然并非因为短期压力,而是出于对俄罗斯长期战略的考量。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断升级,俄罗斯面临经济和技术出口受限的困境。在这种背景下,“向东看”成为俄罗斯的必然选择。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的战略伙伴,是俄罗斯最优先的合作对象

    。通过分享核心技术,普京不仅可以深化中俄关系,还能为俄罗斯争取更多国际博弈的主动权。

    此外,普京对中国的“慷慨”还体现了他对俄罗斯未来的战略布局。作为年过七旬的领导人,普京深知俄罗斯的下一代领导人未必具备他这样的手腕和能力

    。通过深化与中国的合作,他试图为俄罗斯的未来发展奠定更稳固的基础。

    事实上,中俄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并非首次。

    早在苏联时期,俄罗斯就曾向中国提供大量技术支持。近年来,中俄关系进入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阶段。

    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1902亿美元,同比增长29.3%,创下历史新高。

    此次俄方提供的重型发动机技术,是俄军机的“王牌技术”,其推力达26吨,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如果中国成功引入,将极大提升国产军机性能,为中国军工产业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与此同时,普京宣布对中国天然气价格低于欧洲的消息也备受关注。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价格通常高于亚洲市场,而此次对中国的“优惠”无疑是中俄能源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普京的这些举措在美西方国家内部引发强烈反应。欧美舆论普遍认为,中俄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将对西方的战略布局构成挑战。

    尤其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中俄的每一次合作都可能削弱西方的国际影响力。

    然而,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会受到外界干扰。

    两国合作的稳定性和深度,不仅有助于双方的共同发展,也为全球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支撑。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2768911 官方微信:jiuricaijing 服务热线:4008-121-221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5 九日财经 版权所有 粤ICP12345678 XMl地图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