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来说,任何一个产品的设计,都有其合理性,并且背后一定承载着相应的理念以及使用场景的考量。
可实际上,生活中却有不少产品的设计就像是一个笑话,以至于每次使用时都要忍不住吐槽一下。
本期就来看看有哪些产品的设计难用到让人“怀疑人生”,哪怕说一句“脑残”都不过分。
一、女士牛仔裤口袋
网友@六一:我就不懂了,同样是牛仔裤,为什么女士的口袋永远比男士的口袋浅?平时揣个手机都得时不时摸一下,生怕不小心掉了。以后再买牛仔裤,一定要先看口袋。
建议:下次买牛仔裤,可以顺便看看男士的,版型甚至比女士的还要好,并且口袋大、不勒裆。
二、衣服的标签
网友@塑尘:都2025年了,为啥商家还把标签设计在衣服领口处?生怕别人不知道是啥牌子是吧。每次穿在身上都特别扎人,关键还不好拆,一剪刀下去还会留下锯齿状。
网友@带娃去哪儿玩:说起衣服标签,其实设计在腰间的标签也十分让人讨厌,过敏体质的人根本穿不了,太痒了。
建议:运动装的腰间标签一般可以直接撕下来,领口的会有一点麻烦,需要用拆线刀拆掉。
三、扫把的手柄套
网友@红桃K:我真是烦死了这种设计,为什么扫把拖把的手柄套不能直接焊死,我已经不止一次被扎到了。大家使用时一定要小心,听说有的人手都被割伤了。
建议:一定要避雷这种手柄的扫把拖把,如果不小心买到了,可以用双面胶从里面缠上固定,也可以用手胶从外面缠上固定。
四、口服液的超细吸管
网友@热心市民:一直不明白口服液的吸管,为什么要设计得那么细,本来可以一口闷,结果一次只能吸一小口,并且有时还吸不上来,真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网友@栖玥的:这题我会,为了不让娃喝药那么痛苦,我都是用剪刀把橡皮塞戳个洞,然后用针管把药吸出来喂。不过还是要吐槽一下设计师,本身就难喝,还设计那么细的吸管。
五、手机的耳机孔
网友@菠萝杀手:我承认手机的耳机的Type-c接口是一项革命性技术,可我再也不能边听歌边充电了。后来没办法之下买了蓝牙耳机,不仅不方便,还老是找不到,太坑了。
建议:不习惯使用蓝牙耳机的人,可以网购一个Type-c分线器,只是不能快充了。
六、西瓜霜的喷嘴
网友@hanni:这么多年了,西瓜霜的喷嘴还是一如既往的难用。要么喷不出来,要么喷出一大坨,简直能把人给呛死,从来没有精准喷过,也不知道是哪个天才设计的。
建议:你如果把喷嘴拧开,就会发现它的管子特别长。所以使用时尽量正着喷,若倒着喷,药粉就会沉淀到瓶口处,很难喷出来。
七、清凉油的盖子
网友@芷沐:清凉油的盒子设计也太“逆天”了,用了这么多年,我的打开方法只有两种。一是用牙齿咬,二是往地上摔,并且打开后再也不敢盖上了,太难了。
建议:找一个可以密封的小盒子,清凉油打开后就放到小盒子里收纳,下次再用就不会那么麻烦了。
八、电池/牙刷的包装
网友@缘起:牙刷都已经发明500多年了,猴哥也早就解封了,为啥牙刷的包装怎么就这么难撕?别跟我说沿虚线撕开,你让设计师自己过来撕,也会跟狗啃的一样。
网友@坚果纪:电池的包装非得这样设计吗?活了30多年,就没完整撕开过电池的包装,设计师你真该反思一下。
其实,不仅仅是电池和牙刷,生活中很多物品都是这种类似的包装。比如唇膏、数码产品等,不用工具真的很难打开。
九、不锈钢盆的标签
网友@我是好人:说到这个,我真想吐槽一下不锈钢盆厂家,为什么要把标签贴盆内?难道生怕别人看不到?每次买回家,我都要抠半天,太脑残了。
网友@玛奇朵:我买的不锈钢盆倒是把标签贴在了外面,可你至于贴那么多,那么大吗?每次撕的时候都好生气。
建议:可以用吹风机吹一会,也可以涂抹一些食用油,让其浸一会儿,然后再用纸巾擦拭。
十、床笠的尺寸
网友@糖沫沫: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每次换床笠时,都因方向错了而套两遍。尤其是1.8m*2m的床笠,根本就分不清方向,难道厂家就不能标注一下吗?
其实,有些厂家已经做了方向标记。如果买到没标记方向的床笠,就自己记一下水洗标的方向吧。
十一、隐蔽的生产日期
网友@蘑菇:我就不懂了,生产日期难道是见不得人的东西吗?每次找这个食品的生产日期就已经够难的了,居然还弄了个白色字迹。你们看看,我如果不标记,你们能找到吗?
网友@余香:强烈建议商家把溯源码中的生产日期单独标记一下,别说家里的老人了,就是我自己也得看半天。毕竟是牛奶,这样做太不人性化了。
其实,就生产日期这个问题,国家就早出了新规。我的做法是,遇到不执行新规的产品,哪怕它再好用,也会直接把它拉黑。
写在最后:
看完这些产品的设计,我只能说没有一个厂家是无辜的。与其费心搞噱头,不如多站在用户的角度想一想。要知道任何脱离于实际的设计,都会沦为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