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是不争的事实,在多重政策利好作用下,持续下行的幅度在趋缓也是客观现象,所以在这样的关键节点,该如何趁热打铁让房地产尽快止跌回稳,则成了当前最重要的政策部署。
我虽然特讨厌买涨不买跌的逻辑怪象,但现实中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逻辑在左右着市场的走向。也就是说,即使买房自住,其实受买涨不买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也就不难理解楼市在房价久未止跌的情况下,购房者又多么没办法地保持理性观望了。
现在地方缺钱,开发商缺钱,老百姓也缺钱,即使你有钱,刚需的房子卖不动,那么想改善的人群房子也卖不掉,想买房还是买不了。这种循环就无法形成闭环,导致很难有解。
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你越是需要钱的时候,就越没人给你钱。“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行为更断了你的后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模式本质上就是“金融驱动型”模式,在房企拿地、开发、销售的全流程,这种“命脉”环节哪一个地方都不能出问题,这种依赖程度远超其他行业。
老百姓也是如此,想买房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杠杆也是加到了没边,但我认为银行降低首付比例并不是最优解,降低房贷利率比降低首付更科学。因为15%的首付比例已经很低了,在大城市几百万的房子,85%的贷款意味着什么或者说将来月供是多少不敢想象。稍微一出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如果收入预期不高,千万别听中介忽悠,说你手里有150万就可以买1000万的房子这样的鬼话。负责任的中介一定会帮你先算明白你的还款能力。
当今天的市场已经出现供求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的时候,我们就要重新审视政策的方向。调控就是当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开始发挥其无形的大手作用,市场过热就降降温,市场过冷就提提气。所以,市场经济当然需要调控。
如果像今天任由市场自由下去,那么可能恶化得更严重。房地产作为一个巨大产业链上的领头羊行业,影响着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关联行业的发展,关乎无数人的就业问题。所以,房地产不可能再被放任自流。
如果你还在纠结房价是涨还是跌,实际上已经落伍了,往小了说,楼市止跌回稳,往大了说,影响房地产新格局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房地产新的发展模式将会影响我们所有的人。
大局已定,房地产调整都在预期之内,而且调整也是正常现象,正是对过去市场过热代价下的重新定位和调整,如果不让它调整完,又怎么能止跌回稳呢?
从城市未来发展定位看,“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也就为房地产定了调,房地产正在从过去粗放式发展走向精细化阶段,说白了高品质时代的房地产正款款而来。房地产开发模式确实是见顶了,正在迎接“房地产新模式”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如果这步棋走好了,房地产将会彻底蜕变,有专家建议组建大型住房银行,收购开发商的土地和商品房库存,用于租赁房保障房。我想这个不用多说,正在做。
降低房贷利率包括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配合降低相关税费,减少购房成本,为居民减负,这一点势在必行,这是能直接降低买房成本的关键所在。至于该如何释放特定的刚需和改善需求,那就要看各城市的具体功能定位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将来取消限制是大势所趋。
当止跌回稳的脚步加快,当经济复苏动能加速,当解决了买房后不会有后顾之忧,那么老百姓的信心也才会真正起来。在这里,银行一定要充当关键角色,不要过分嫌贫爱富,法拍房也要谨慎,会形成连锁反应,加剧市场恶化。
现在看来,没有哪一个大招可以解决房地产所有问题,一定是组合拳共同发力,让房地产缓慢过渡,平稳过渡,而不是让房地产重蹈覆辙,这才是我们要的,待整个经济恢复后,居民购房需求,尤其是改善房需求会逐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