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外卖行业变天,“新国标”要来了!

    发布时间: 2025-10-06 20:01首页:主页 > 深度 > 阅读()

    前几个月,外卖平台上演“三国杀”,本以为行业一片欣欣向荣。结果热闹的补贴战背后,是商家、骑手、消费者的三重煎熬。

    日订单量蹭蹭上涨,商家却开心不起来,因为“卖得越多,赔得越多”。

    平台伸手就抽走 25% 的利润,商家被抽佣抽得倒贴钱,还逼着参加 “满 20 减 10” 的促销。

    你说商家能怎么办?要么关门,要么偷工减料,这正是补贴战的恶果。

    平台看似砸钱补贴用户,实则把成本转嫁给商家,不参与促销就被降流量、压排名,参与了就是 “接单即亏损”。

    不少餐馆一个月亏超万元,好多中小商户撑不下去,只能关门大吉。

    更讽刺的是,平台一边喊着 “免佣金” 抢商家,一边悄悄把隐性收费涨上去,商家为了引流,只能吃哑巴亏。

    这种 “被平台吸血” 的故事,在外卖圈每天都在上演。

    最累的当属外卖骑手,数据显示他们平均每天要跑 11.4 小时,而平台的 “冲单奖” 还在诱惑他们连跑 12 小时不休息。

    配送时间从 40 分钟压到 25 分钟,电动车时速按 15 公里算,却不包含爬楼、等电梯的时间,一直被困在算法的 “紧箍咒” 里。

    补贴战带来订单暴增,骑手的压力更是呈几何级增长。为了多赚钱,赶时效,闯红灯、逆行成了常态,事故率增加 27%。

    这哪是送外卖,分明是在拿命换饭吃。

    而消费者看似占了便宜,实则陷入“体验陷阱”,一天八杯奶茶的快乐,是拿健康换来的。

    这些只是外卖行业明面上的“乱”,还有让消费者防不胜防的,比如藏在犄角旮旯的“幽灵外卖”。

    你吃的外卖,可能诞生于废品站或者厕所旁边的小隔间里。

    城中村一间民房里就能揪出三家 “外卖分店”。这些店铺都是外卖平台评分不低的“人气商家”,实则没有招牌,没有堂食。

    后厨情况更是令人担忧,案板上堆着发霉的青菜,墙上贴着伪造的食品经营许可证。

    平台展示的热闹门店图要么是旧图,要么是 AI 生成的样板图。

    甚至有第三方服务商专门兜售 “审核 100% 通过” 的 AI 虚假素材,成交单超 7 万单。

    从 “幽灵厨房” 屡禁不止,到商家被抽佣压垮,再到骑手被算法推着狂奔,这些藏在订单背后的乱象,早不是什么行业秘闻

    图片

    如今,监管终于出手了,先是叫停了“外卖大战”,紧接着又放出大招。

    9 月 24 日市场监管总局扔出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 (征求意见稿)》,这次算是把刀子架在了行业乱象的脖子上。

    先来说咱们消费者最关心的整治 “幽灵外卖”:必须拍 “一镜到底” 的视频自证清白。

    过去平台审核就是 “走过场”,假证 PS 一下就能上线,甚至有平台负责人主动支招 “照片有一两张椅子就行”。

    现在新规要求商户必须提交 “带定位的一镜到底视频”,从门店招牌拍到后厨灶台,缺一个场景都不行 。后厨得拍四分之三的环境,不能只拍案板糊弄事,连门脸都得是营业状态,关着卷帘门的直接 pass。

    更狠的是动态抽查,每月至少查 5% 的商户,被投诉就立刻复检,想靠 AI 图、假证照蒙混过关基本没戏,从源头堵死违规商户的路。

    然后是救商家:收费明码标价,促销成本不准转嫁。

    商家最恨的 “糊涂账” 终于要清了。以前忙活一天,流水看着不少,结果东扣西扣,规则复杂得像“套娃”,算完账才发现没赚多少钱。

    新规明确平台只能收三类钱:技术服务费、配送服务费、推广服务费。

    计算公式都附在附录里,每笔钱都能算得明明白白。

    更关键的是 “促销不许薅商家羊毛”—— 平台自己搞的满减、补贴,成本必须自己扛,不能逼着商户分摊,连 “不参加促销就降流量” 的套路都被禁止了。

    这直击补贴战的要害,某外卖平台二季度因营销开支激增,净利润暴跌 89%,而后背的商家成了冤大头。

    另外,对于商家“爆单”忙不过来的问题,新规出了妙招。平台要评估商家出餐能力,及时预警,并提醒消费者“商家繁忙”。再也不用一边手忙脚乱一边挨骂了。

    骑手权益这次也被重点关照: “算法牢笼” 终于要松绑了,强制休息不打折扣。

    这次新规给算法加了三条 “人性补丁”。

    一是配送时间核算要算上天气、爬楼,电动车时速按 15 公里封顶,不准按极限速度派单;

    二是连续跑 4 小时必须暂停派单,每天最多跑 8 小时,想加班得自己确认,平台不能用 “冲单奖” 逼他们超时干活;

    之前有骑手为赚 50 块冲单奖,连续跑 14 小时差点猝死,现在系统会直接 “断单” 救人。

    三是不准把扣款当主要处罚方式,超时一次不会直接罚钱。

    不过话说回来,政策虽好,能不能落地才是关键。

    比如,这个审核标准谁来定?要是平台自己当裁判,会不会像以前那样放水?

    毕竟之前他们也高喊过 “优化算法”、“保障权益”,可转头就把抽佣涨了 2 个点。

    8 小时工作制是好事,可就怕平台又悄悄把单价调低,逼着骑手多跑单才能糊口。

    其实,外卖行业早该明白,靠烧钱补贴抢市场、靠坑消费者压成本、靠榨从业者谋利润的日子,终究长不了。

    新国标”不是要砸谁的饭碗,而是要让各方都受益,而不是平台一方通吃。

    要是这波还改不了,下次可能就不是 “国标”,而是 “禁令” 了。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2768911 官方微信:jiuricaijing 服务热线:4008-121-221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5 九日财经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桂园街道宝安南路蔡屋围发展大厦2302室 粤ICP备2025475172号-1 XMl地图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