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风险信息显示,华为终端和奇瑞汽车因为产品责任纠纷,被张某某告到了法院,该案将于10月14日开庭审理。
目前,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起诉方主张,产品存在设计或制造缺陷,导致使用中产生损失,并要求华为与奇瑞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虽说具体的纠纷细节还没披露,但从公开信息来看,纠纷的核心在于责任划分是否清晰,以及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华为与奇瑞的合作始于 2023 年,智界品牌应运而生。但合作初期,双方就产生了理念冲突。
今年奇瑞将智界定为 “第一优先战略”,并升级为独立子公司。股权设计上,华为虽未控股,但主导智界产销服一体化运营,奇瑞全力配合。
华为和奇瑞的合作模式,简单说就是华为管“脑子”和“面子”,负责产品定义、智能系统、用户体验这些高科技部分。
奇瑞管“身子骨”,主打生产制造和底盘、机械这些硬件活儿,联手搞出了智界这个品牌,在售的有S7轿车和R7 SUV两款主力车型。
在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后,一些用户反馈称遇到了性能不稳定或兼容性问题,这些问题逐渐积累,最终演变为责任纠纷。
把车主们惹毛的第一件事,就是那些让人糟心的质量问题,而且从基础配件到核心系统全是坑。
北京李先生买智界S7才开了2300多公里,在高速上车辆突然抖动,接着动力系统受限,十分钟后直接全车断电,转向没助力,双闪都打不开。
拖到4S店检测说是电控系统有问题,想退车却被拒了,理由是厂家后台数据显示“转向没失效”。
李先生委屈啊:自己得频繁下车按后备厢的应急上电按钮,每次就撑30秒,系统都没启动完就又没电了,这叫没失效?
智界R7的车主也没好到哪去。有车主发现, 夏天开座椅通风能烫屁股,冬天自动驾驶有时直接失灵,车机系统动不动就卡死,摄像头有时起雾到看不清路。
杭州一位车主花25万买的车,座椅出故障找4S店,结果华为推奇瑞,奇瑞推门店,最后只能自己掏钱修。
如果说质量问题是“硬件伤害”,那售后和降价操作就是“双重暴击”。出了问题想找客服?电话有时根本打不进,打通了也是敷衍的套话。
现在官司找上门,最核心的问题来了:华为和奇瑞到底谁该担责?从法律上来说,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生产者要承担主要责任。
不过,华为负责技术和产品定义,车机卡死、智驾失灵,还有蓝牙钥匙搞付费这种设计,自然也脱不了干系。
再说几句
“没事是鸿蒙,有事是奇瑞”,之前两家互相踢皮球,现在消费者干脆把两家一起告上法庭,正好让法院来厘清责任。
说实话,华为的技术再牛,奇瑞的制造底蕴再深,要是对消费者的诉求视而不见,对产品缺陷敷衍了事,再火的品牌也会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