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代表委员说|屠海鸣:参与大湾区建设,香港还可以更快些

    发布时间: 2025-08-31 02:02首页:主页 > 宏观 > 阅读()

    代表委员说|屠海鸣:参与大湾区建设,香港还可以更快些__代表委员说|屠海鸣:参与大湾区建设,香港还可以更快些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香港应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应该如何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大湾区建设?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3月10日在《中国日报》发表文章,表示香港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大湾区建设。

    文章提到,实现港澳自身更好发展与服务国家强国建设是相互统一的。大湾区建设是国家战略,难免有人把这件事当成“完成国家任务”来看待。“完成任务”必然缺乏内生动力;当成自己的事情才会尽心尽力。应清醒地认识到,大湾区不仅是强国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香港实现更好发展的抓手。香港底子不错、优势很多,但只有开发内地的超大规模市场,借助大湾区的广阔舞台,才有更加充足的发展后劲。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可以看成是“完成国家任务”,但更重要的是“实现香港发展”。

    参与大湾区建设,不仅是特区政府的事,也是全社会各界的事。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是香港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牵头抓总”的责任;但是,社会各界也有积极参与的责任。大湾区是粤港澳三地的共同家园,香港社会各界和市民都是受惠者,理应成为建设者、推动者、贡献者。

    文章提到,深圳曾是香港的“学生”;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深圳速度”“深圳效率”令人惊叹。

    以深化大湾区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例,有人认为,香港实行与内地不同的社会制度,这也不能变、那也不能变,一变就突破了“两制”的边界。这样的认识是偏颇的!首先,资本主义制度也在不断自我改良,纵观世界,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与百年前相比早已发生巨变;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其次,大湾区涉及的制度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经济发展,并不会触及“一国两制”的根本,不必担心忧虑。再次,制度创新应遵循“优者选用”原则。谁的办法管用,就用谁的办法;如果粤港澳三地现行办法都不好用,那就大家合作寻找一种新办法解决问题。总之,思路要活,不能拘泥于细枝末节。

    文章表示,三地协同是大湾区建设的关键所在,其中,“粤港合作”尤为关键!在中央的主导下,横琴是主要面向澳门的创新合作平台;深圳的前海、河套是主要面向香港的创新合作平台;广州的南沙是主要面向港澳的创新平台。广东省及深圳市、广州市非常重视合作平台建设,出台了诸多政策、投入了大量资源,取得了明显实效。

    合作,从来都是双向、多向的,而不是单向的;中央支持,广东给力,香港理应更加积极作为。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2768911 官方微信:jiuricaijing 服务热线:4008-121-221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5 九日财经 版权所有 粤ICP12345678 XMl地图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