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朝鲜的梅德韦杰夫,带来一份意外之礼,朝鲜领导人在现场看的很认真。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不久前在访问朝鲜期间,向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转交了十余份涉及朝鲜和苏联的宝贵历史档案。
【视频画面显示,其中一份档案文件是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致斯大林的信件】
视频画面显示,其中一份档案文件是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致斯大林的信件。梅德韦杰夫在向旁边的金正恩详细介绍这些档案的来历,而镜头中的对方也是看得很认真。
梅德韦杰夫这次访问朝鲜,身份是出席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纪念活动的俄方代表。
但无论是相比于同样出席纪念活动的中国、越南高层领导人,还是之前代表俄方访问朝鲜的绍伊古、沃洛金等人,梅德韦杰夫的实权级别都显得略逊一筹。
绍伊古今年3月访问朝鲜的时候,甚至还带了普京的亲笔信。所以为了避免尴尬,梅德韦杰夫这次来朝鲜,得想方设法在礼物上下功夫。
俄朝之间务实的事情,普京和金正恩上个月在北京都谈得差不多了;那么轮到自己跟金正恩见面,就要把务虚的、礼仪性质的事情做好。
【梅德韦杰夫向朝鲜领导人转交了十余份涉及朝鲜和苏联的宝贵历史档案】
而珍贵历史档案文件的转交,既是一种拿得出手的礼物,符合礼仪,也贴合目前“俄朝传统友谊长存”的外交基调——俄方的外交团队可以说考虑得相当周全。
除了转交礼物,梅德韦杰夫还在与金正恩会晤期间转达了普京对朝鲜领导人的“亲切问候和最良好祝愿”,同时借此机会再次向朝鲜援俄部队在库尔斯克地区的英勇作战表示感谢。
金正恩则设下午宴招待梅德韦杰夫一行人,并表示后者此次率团访问是“把更上一层楼的朝俄关系发展成更强有力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盟关系的宝贵契机”。他将梅德韦杰夫称为“同志”,并向“最亲密的同志”——俄罗斯总统普京转达问候。
实际上,自2023年下半年起,随着朝鲜开始持续向俄罗斯输送武器弹药,俄朝领导人便开始互相以“同志”相称。到了去年6月双方签署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后,金正恩对普京称呼便升级为了“最亲密的同志”“兄弟加同志”。
【自2023年下半年起,俄朝领导人便开始互相以“同志”相称】
如今的俄朝关系,既是“同志情谊”,又带有“兄弟盟约”的意味。当然,这份“特殊感情”的背后,是实打实的利益交换。
库尔斯克战役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朝鲜此前派出的约1.5万名援俄部队中,除部分伤员返国外,大多数仍留在俄罗斯境内,进行休整与后续训练。
今年6月,绍伊古两度访问平壤,并带回新的承诺——朝鲜方面将追加派遣约6000人赴俄,其中1000人为工兵,负责排雷任务,其余5000人为工程兵,投入到库尔斯克州的重建工作中去。
不过,相比于人员上的援助,过去两年朝鲜向俄罗斯提供的大量武器弹药,才是更加关键的支援。
【在这场“高消耗、低科技”的俄乌冲突中,炮弹是最珍贵的资源之一】
在这场“高消耗、低科技”的俄乌冲突中,炮弹是最珍贵的资之一。朝鲜的持续供给,无疑让俄罗斯在持久战中变得更加有底气。
而作为回报,俄方则以能源、粮食等民生物资作为直接交换,更关键的是,他们在军事技术领域向朝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援助。
这类合作的成果已经逐渐显现。朝鲜今年4月下水的5000吨级新型导弹驱逐舰“崔贤号”,就是最明显的例证。该舰的外观设计与装备配置:包括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防空导弹等——都与俄罗斯海军的现役军舰极为相似。
【朝鲜今年4月下水的5000吨级新型导弹驱逐舰“崔贤号”】
更令人瞩目的是,这艘舰艇在下水当天,其导弹系统便开始测试,显示出高度成熟的集成化程度。要知道,朝鲜此前最大的军舰排水量不过2000吨,若无俄方的技术支持,很难想象朝鲜会在如此短时间内实现这一跃升。
在航空航天领域,俄朝技术合作也同样明显。2023年11月,朝鲜成功发射“千里马-1”运载火箭,将“万里镜-1”侦察卫星送入轨道。
而同年的5月和8月,朝鲜曾两次试射同型号火箭,均告失败。原定10月的第三次发射计划则被延后至11月。韩国方面的分析认为,正是因为朝鲜领导人9月访俄后,普京同意派遣专家团赴朝鲜提供技术协助。而发射时间的推迟,正是为了等待俄方专家组抵达平壤。
最新卫星图像显示,朝鲜正加紧扩建西海卫星发射场,并在附近修建新港口,以便更快速地从俄罗斯接收大型部件。韩国安全战略研究院指出,有了俄罗斯的技术帮助,朝鲜原本需十年以上的卫星研发周期,可能会被压缩至一两年之内。
档案可以封存,但利益始终延续——俄朝关系在经历了70余年的历史轮回之后,再一次在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中回到了曾经亲密的同盟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