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中提到,这些组织“别有用心”,不仅意在挑起中韩间的矛盾,还可能与韩国国内政治斗争有关。韩国保守派在集会中声称,中国干预了韩国总统尹锡悦的下台行动,并煽动反华情绪。
这些毫无依据的指控,成为他们抗议的主要诉求之一。
韩国总统李在明对此迅速作出回应。他在政府会议上明确表示,这场集会本质上是“传播谣言”和“种族歧视”的行为。
他强调,中国游客免签政策实施后,对韩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应该受到欢迎,而不是被侮辱和诽谤。李在明要求警方全面管控抗议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威胁行为,并尽快制定措施,打击针对中国人的歧视性言论。
从经济角度看,中韩关系对韩国至关重要。根据韩国统计厅的数据,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622亿美元。
此外,旅游业也是中韩关系的重要纽带。免签政策实施后,中国游客数量进一步增长,成为韩国旅游业复苏的重要推动力。然而,频繁发生的反华集会可能会削弱这一积极趋势,对中韩关系和韩国经济造成双重影响。
这场抗议活动也揭示了韩国社会内部的政治分裂。保守派支持更亲美的外交路线,而进步派则倾向于与中国保持合作。这种内部分歧使得韩国在中美博弈中陷入两难局面。
与此同时,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动态也加剧了中韩关系的复杂性。从萨德事件到近年来的经济竞争,韩国部分群体对中国的认知逐渐多元化,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演变为敌意。
尽管中韩关系面临挑战,但双方仍有改善局势的空间。韩国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打击种族歧视,加强中韩文化交流,并借助免签政策进一步拉近两国民间的联系。
而中国方面也可以通过推动更多经济合作项目,展现对中韩友好关系的诚意。双方通过高层对话和民间交流,有望缓解紧张局势,推动双边关系向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这场反华集会,不仅是韩国国内政治分裂的缩影,也反映了中韩关系中的深层矛盾。在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区域动态中,如何避免极端情绪主导两国关系,考验着中韩双方的智慧与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