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闹出世界级笑话后,美防长放狠话称“不爽就辞职”,两核心司令果断离任

    发布时间: 2025-10-05 03:00首页:主页 > 国际 > 阅读()

    10月初,美国军方传出罕见的双重人事消息: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托马斯·布西耶尔将军和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布莱恩·芬顿将军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离任。前者负责掌控美军的战略核打击力量,后者统辖全球范围的特种作战部队,两人都是直接与作战核心挂钩的重要角色。

    布西耶尔9月30日通过社交媒体宣布退休,理由是“个人及家庭原因”。他在简短声明中称,虽然卸下军职,但对国家防务的承诺不会改变。芬顿则在10月2日发布正式声明,确认将于次日离职。这两则声明的时间点,与9月30日美国“战争部长”皮特·赫格塞思在弗吉尼亚州匡提科海军陆战队基地对上千名将领的强硬讲话,几乎前后呼应。

    这种“讲话在前、离任在后”的顺序,难免让外界产生联想:是巧合,还是暗合?

    人事伏笔早已埋下

    布西耶尔的名字在今年夏天就曾出现在五角大楼的内部博弈中。7月,美国政府提名他出任空军副参谋长一职,但在9月初,《航空周刊》披露提名已被撤回。这意味着,他原本的晋升之路在被否决后,仕途已失去上升空间。

    而此前的副参谋长詹姆斯·斯莱夫已在今年2月被解职,显示空军高层早已处在动荡之中。布西耶尔的退休,看似因“个人及家庭原因”,但时间点的微妙性和提名受挫的背景,让外界很难完全相信这是单纯的私人选择。

    芬顿的情况同样复杂。作为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最高负责人,他的职位与美国在中东、非洲和亚洲的秘密行动紧密相关。如今主动辞职,势必影响特种部队的连续性。

    两人同一时间出局,说明五角大楼的人事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一连串博弈的阶段性爆发。

    赫格塞思的“训话”

    真正点燃舆论的,是9月30日那场史无前例的大会。赫格塞思召集近千名现役与退役将领,场面之大足以被视作一次“集体约谈”。在会上,他宣布将全面提高体能标准,整顿军容军纪,并改革军方内部投诉和调查机制。

    然而,他的表态远不止“改革”那么温和。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五角大楼存在“肥胖的将军和海军上将”,称看到这些人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他更强调:“不再允许邋遢,不再有‘胡子怪’。”在场的不少高级军官面色尴尬,而他最后的一句话则堪称“逐客令”:“如果我的话让你们心灰意冷,那么请做一件体面的事——辞职。”

    几天后,两位重量级上将的离任,像是对这句“请辞”的呼应。赫格塞思的姿态,不仅仅是强调军纪,更是对军方内部潜在异议者的一次正面挑衅。

    权威媒体的解读

    《国会山报》最先报道布西耶尔的退休,强调其背后的人事博弈。《防务新闻》评论称,这种突然的高层流动对美军核力量和特种作战能力的稳定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华尔街日报》则直言,这是特朗普政府意图强化军方纪律的举措,却可能带来意外的震荡。

    《纽约时报》的分析更为尖锐。它指出,赫格塞思的讲话不是单纯的军纪整肃,而是一次“政治化的权威展示”。通过点名将军的外貌、作风,赫格塞思传递的信息是:军方高层必须接受新团队的价值观和秩序,否则就会被逼走。

    外媒普遍认为,辞职的岗位敏感性决定了此次事件不会仅停留在“人事变动”的层面,而是会引发对美国战备能力、对盟友承诺以及内部军政关系的连锁质疑。

    震荡中的五角大楼

    短短几日,美军的核力量与特种作战系统两名关键负责人双双退场。无论理由如何,这对外界都是信号:五角大楼内部并不团结,而是存在明显的摩擦与不安。

    赫格塞思选择在万人面前以“训话”形式施压,固然显示了强硬,但也显露出不安全感。因为一个真正稳固的体制,不需要靠羞辱式的动员来彰显权威。

    这场震荡的结局,是两位将领的体面退场,但留下的是美国军方形象的尴尬。所谓“整肃军纪”,最终却成了军方分裂的注脚。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2768911 官方微信:jiuricaijing 服务热线:4008-121-221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5 九日财经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桂园街道宝安南路蔡屋围发展大厦2302室 粤ICP备2025475172号-1 XMl地图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