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证监会将研究推动更多公司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 防止ESG披露出现“作弊”“漂绿”

    发布时间: 2025-08-31 00:01首页:主页 > 产业 > 阅读()

    4月29日,中国证监会上市司相关负责人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ESG协同创新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平行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持续评估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下称“指引”)的适应性,研究推动更多公司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同时持续加强监管,防止ESG披露出现“作弊”“漂绿”等现象,还将推动加大ESG投资,推出更多指数和基金产品。

    相关负责人表示,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强制披露范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是否强制披露,要充分考虑上市公司实践基础和管理能力的差异,也要兼顾公平性的要求,既不能要求所有公司一步到位,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

    据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重要指数成分股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这些企业基础好、能力强,已经有86%的公司披露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同时,如果这些公司不能充分披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风险,则未来有可能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因此指引对这些公司设置了强制披露要求,以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对于其他上市公司,则鼓励和支持其自愿披露,但同时要求,自愿披露必须遵守指引的规定,以规范信息披露秩序,增强可比性。”相关负责人说,指引充分结合国内上市公司能力建设实际,就披露难度较高的中长期财务影响、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量等不作强制披露要求。

    如何推动ESG发展?上述相关负责人认为,有以下三点至关重要:

    首先,在凝聚共识中推动发展。ESG披露涉及面广,且难度不断提升,后续需要持续研究,在实践中加强探索,并进一步凝聚共识。证监会将持续评估指引的适应性,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规则,研究推动更多公司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

    其次,在加强规范中推动发展。指引是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的“考纲”,不是课外阅读材料。既然是“考纲”,那就必然要接受“监考”,防止“作弊”“漂绿”。

    “对于多数上市公司而言,可持续发展报告并不是强制披露的,但不代表可以随意披露。”相关负责人说,公司不能将公告作为“广告”,把ESG披露作为品牌营销的手段,借由ESG的“外衣”过度包装,提供不准确的信息误导投资者。前期,已有不少因环境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被证监会处罚或采取监管措施的案例,证监会将不断提升监管能力,持续加强监管。

    最后,在健全生态中推动发展。证监会将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培训;同时,推动ESG信息的外部审验和鉴证,持续提升上市公司ESG数据的准确性和披露质量;支持信用评级机构持续建立健全绿色企业、绿色债券评级方法体系;推动加大ESG投资,推出更多指数和基金产品,以更健全的ESG生态体系促进良性循环。

    (梁银妍)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2768911 官方微信:jiuricaijing 服务热线:4008-121-221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5 九日财经 版权所有 粤ICP12345678 XMl地图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