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中报,2025H1收入32.9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7.4%,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增长51.8%,扣非归母净利1.36亿元,增长54.4%;单Q2来看,公司收入、归母净利和扣非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49.7%、384.2%和1613.9%。
三大业务线全面提速,智能物联网业务增速突出。分业务看,公司智能软件业务线收入8.41亿元(YoY+10.5%),智能汽车业务线收入11.89亿(YoY+7.85%),智能物联网业务线增长最为显著,达到12.7亿(YoY+136.1%)。公司三条业务线收入增速均高于2024全年,说明下游需求均有好转和恢复,而智能物联产品线收入体量大增,主要源于24年底公司并表T2Mobile带来的影响。此外,分区域看,25H1国内业务收入17.4(YoY+13.0%),海外业务15.6亿(YoY+81.4%)、收入体量已接近国内。我们认为,随着大模型发展带来端侧智能化提速,以及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不断加深,公司收入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各业务线毛利率均有所恢复,费用率有望继续下降。25H1,公司智能汽车、智能软件、智能物联网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6.0%、37.1%和18.5%,较2024年全年分别提升1.72、2.47、0.27pcts,扭转了过去两年各业务线毛利率持续下降的趋势。费用角度,25H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38%、8.42%、17.23%,同比下降0.96、1.21、3.43pcts,带动净利率提升至4.8%(YoY+0.45%)。我们认为,公司不断强化的竞争力有助于毛利率继续反弹,而各项费用率仍有望得到较好控制。
整车智能化产品不断升级,端侧AI产品线持续丰富。汽车领域,公司发布面向中央计算的AI原生操作系统-滴水OS,推出车规级弹性算力体系、与火山引擎联合推出AI座舱解决方案,从而形成“OS+域控+生态”的全栈能力。端侧AI方面,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包括AI机器人领域的无人叉车产品、TurboXAI眼镜以及全新视频会议一体机参考设计。我们看好公司在端侧智能领域的布局和竞争力,未来必将受益于AI新浪潮。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根据最新财报对各业务收入与毛利率、费用率预测进行调整,预测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4.71、5.67、6.65亿元(原25-26年预测为7.14亿、8.55亿),参照可比公司,我们认为合理估值水平为26年73倍PE,对应目标价为89.7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整车智能化等产品下游需求弱于预期风险;费用下降速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