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中国证监会:新规实施两年多已完成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

    发布时间: 2025-08-31 14:01首页:主页 > 国内 > 阅读()

    中新网 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5月22日透露,从2023年3月31日起,境外上市新规正式实施,到现在两年多,备案管理机制运行平稳。截至2025年4月底,已完成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备案,其中有83家为科技企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下午在北京举行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严伯进回答媒体提问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他说,中国证监会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支持科技企业用好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证监会将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利用境内境外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为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

    关于《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中提到要“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枢纽作用”,严伯进表示,中国证监会将重点开展六方面工作:

    持续优化科技企业境内上市环境方面。实施更加灵活精准的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把握好新股发行的节奏和规模,健全投资与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持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继续发挥好创新试点相关制度的功能,支持优质的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更好统筹发挥各板块支持科技企业功能方面。科创板继续发挥“试验田”作用,坚持“硬科技”定位;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共同覆盖各类型和各个发展阶段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精准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方面。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更加精准识别、筛选优质的科技企业,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更大力度支持优质的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

    加大力度支持科技企业产业整合方面。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支持上市公司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进行布局,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支付工具实施重组,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的包容度。

    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方面。支持私募股权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依法收购上市公司。优化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相关的“反向挂钩”的政策,支持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的发展,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扩大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试点,促进“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继续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完善“长钱长投”制度,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更好发挥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作用方面。将持续完善交易所债券市场品种结构,大力推动科创债、绿色债等创新品种的发展。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债券融资,鼓励有关机构为科技企业发行科创债提供增信支持。

    严伯进强调,中国证监会在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募集资金的监管。一直以来,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首发和再融资的募集资金都有着严格的监管要求、披露要求和使用要求,比如,科创板就要求募集资金必须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编辑:付子豪】

    (付子豪)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2768911 官方微信:jiuricaijing 服务热线:4008-121-221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5 九日财经 版权所有 粤ICP12345678 XMl地图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