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外国学者:避免 “修昔底德陷阱”是明智之举

    发布时间: 2025-09-01 09:03首页:主页 > 国际 > 阅读()

    外国历史学家、社会评论人士约翰·奎里佩尔7月7日在中国日报网撰文指出,我们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中国自古热爱和平

    文章指出,美国政治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首先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主要用于描述中美之间的潜在冲突。那么,当前不断变化的全球秩序可能引发战争吗?

    考虑到包括核武器在内的现代武器的威力,人们当然不希望爆发战争,“相互确保摧毁”(MAD)战略也让这类事件不太可能发生。然而,该战略的危险之处在于,尽管双方都知道自己无法赢得核战争,却都必须表现出甘愿冒险的姿态。若非如此,它们将在地缘政治博弈中失利,其中最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古巴导弹危机。当时,美国总统肯尼迪明确向苏联表示,若后者不从古巴撤回导弹,他将动用核武器。在这种高风险博弈中,危险当然是存在的。

    正在崛起的中国不太可能挑起战争。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中国没有理由发动战争。如今,中国的贸易网络遍布全球。稳定的国际环境对贸易至关重要,战争只会破坏贸易。

    事实上,在5000年文明史中,中国从来不是一个侵略性的军事大国,即便在占据全球主导地位时也是如此。明朝初年,中国组建了一支庞大的海军队伍,郑和七次下西洋。他们的船只长达100米,重约500吨。当时,欧洲海上霸主葡萄牙的海军船只不超过20米长,重量仅有50吨。然而,中国从未打算借助这些先进军事力量对他国进行殖民统治。现代殖民主义源于西方。

    很显然,中国致力于发展贸易,得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响应和参与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大力证。

    美国才是危险之源

    文章分析称,冲突的危险来自美国。

    首先,美国民众对政府高度不信任,导致不稳定加剧,最突出的事例是2021年1月6日发生的国会山骚乱。事实上,特朗普在2016年当选总统就是美国社会结构分崩离析的标志。那些与社会脱节的美国民众对体制失去了信任,很容易被煽动。随着美国中期选举邻近,极端主义越发猖獗,类似的骚乱很可能还会发生。

    美国民众对政府的态度与中国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各种研究表明,中国民众对政府信任度高于90%。

    其次,美国军工复合体带来危险。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离职演说中警告称,要警惕军工复合体获得不必要的影响力。然而,随着军工复合体在美国政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艾森豪威尔的警告完全被忽视了。由于战争和冲突中酝酿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军工复合体不遗余力地引发冲突。

    若中美发生冲突,那大概率是美国挑起的。随着内部不稳定加剧,美国发起攻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随着美国退出旨在排除核战争隐患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和《中程核力量条约》,相关的限制已经不复存在。

    美国拥有800个海外军事基地,它所发动的攻击具有高度破坏性,可能会导致文明的终结。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2768911 官方微信:jiuricaijing 服务热线:4008-121-221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5 九日财经 版权所有 粤ICP12345678 XMl地图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