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 澳大利亚汉学家: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

    发布时间: 2025-08-31 15:01首页:主页 > 国际 > 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化赋能

    文章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致力于推广教育、推动集体进步、促进社会和谐,这些有力举措可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一直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中国长期注重教育,为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

    有一种论调认为,中国重视集体,忽视个体。事实上,同其他文明相比,中国人民更倾向于相互合作而不是彼此对抗。汉朝在分裂割据中走向灭亡后,中国依然能够再次实现全国统一,并且基本延续了这种局面。相较之下,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后,欧洲在漫长岁月里再未统一。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这就有助于共同生活和工作,并减少冲突。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曾表示,中国人对彼此很友善,街坊邻居像一家人一样。

    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

    文章进一步表示,1949年以前,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历程大多以失败告终。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民众享有了平等权利,进而促进了现代化进程。比如,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力促进男女平等,保障女童和男童的受教育权。近几十年来,女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事实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成功推进离不开能力强大、学历较高的广大女性。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战略决策,把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为实现四个现代化铺平了道路,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自此,中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发展成就。

    一些美国人夸大了自身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事实上,中国推进现代化靠的是优秀传统文化、人民的辛勤劳动以及党的强大领导力。西方确实在某些领域提供了帮助,但这不是中国成功的主要原因。如今看来,美国甚至在遏制中国的发展。

    早在1964年,作者就来华任教,见证了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就。60多年前,中国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而今,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火车准时、舒适、运行平稳、速度极快。

    中国同样在科技领域取得快速发展。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盛赞中国辉煌的科技史。过去,欧洲的科学革命为现代化铺平了道路。进入21世纪,形势发生了变化,中国正在迎头赶上,在多项关键技术领域超过了美国。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造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网站首页 - 国内 - 国际 - 产业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联系客服QQ:2768911 官方微信:jiuricaijing 服务热线:4008-121-221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2-2025 九日财经 版权所有 粤ICP12345678 XMl地图 技术支持